2021年12月2日,“雙減”背景下信息技術支持對智慧課堂的提質增效研討會在南京理工大學實驗小學舉行,南京市電教館陳平館長、南京市電化教育館應用研究中心吳昱寰副主任、玄武區教師發展中心章偉副校長、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曹梅教授、南京理工大學實驗小學李子貴校長、蔡琳副校長、韓樹人校務委員共同出席了本次研討會,信息中心全體成員全程參與學習。
“雙減”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技術的支持,依托學校的地域環境活動促進課堂教學提質增效,理工實小積極思考,邀請南師大課程研究專家和市電教館共同走進校園,為“5G+城市小農夫”項目課程進行整體架構。
活動伊始,李子貴校長帶領諸位領導、專家參觀我校實踐園,對園內動物養殖區、蔬菜種植區、植物觀賞區以及“小農夫”智慧園進行實地考察。隨后,蔡琳校長就我校已開發田園課程建設進行詳細匯報。在信息技術支持下,我校各個學科充分利用實踐園優質資源構建了豐富的特色課程,并在“雙減”背景下與勞動教育、課后延時服務等進行創新融合。學校正在孕育的“5G+城市小農夫”項目,旨在對現有田園課程進行全新升級,讓智慧課堂提質增效。
隨后,參會人員就“雙減”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技術為智慧課堂提質增效展開熱烈討論。曹教授指出理工實小實踐園作為孩子們全新的學習場域,打破了原有教室造成的物理空間限制。智慧課堂提質增效,應提倡使用信息技術對學生學習數據實時采集、即時反饋學習效果,并促進生成廣闊的學習資源。章校長表示智慧課堂應該是現有資源的延展、學生感官上的延伸,并提議使用多種先進的信息化設備及手段將實踐園與傳統教室實時聯結。吳主任建議先打造代表性智慧學習場域,再逐步推廣,為不同年段的學生設置對應的課程,讓課堂與學生的生活相關聯。陳館長提到智慧課堂應建設“全息資源”,讓學習資源不再是扁平的,而是立體的,貼近現實、還原現實,更有助于學生發生自然、真實、深刻的學習。
最后,李校長提出,讓智慧課堂提質增效,不僅體現在常規的課堂,還應該使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在校的泛在學習。我校將致力于把實踐園建設成為“快樂的田園,玩耍的樂園;實踐的田園,生活的樂園;學習的田園,探索的樂園;夢想的田園,成長的樂園?!?/span>
信息技術發展迅猛,理工實小將主動擁抱科技發展前沿,與時俱進,接受挑戰,不斷創新,實現智慧課堂提質增效,智慧助力學生全面發展,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理工實小 信息中心